鲜活养生


(一)药食同源,百药之长

房县,古为“神农故里”,这里的每一滴黄酒都浸润着千年的文化底蕴与养生智慧。《淮南子》《神农本草经》中,神农氏“日遇七十二毒,得茶或黄酒而解”的传说,不仅奠定了中医药理论的根基,更揭示了食物与药物同源的奥秘。正如春秋战国时期《五十二病方》、东汉张仲景在《伤寒杂病论》里有112个方子和黄酒有关,中草药加入黄酒与水同煎。《黄帝内经》中记载,黄酒“得天地之和,高下之宜,故能至完,伐取得时,故能至坚也”,故而“邪气来时,服之万全”。陶弘景《名医别录》里记载,黄酒温通经脉,活血化瘀,行药势。《本草纲目》记载,黄酒被誉为“百药之长”,有“行药势、祛邪毒、祛寒湿、通血脉、厚肠胃”等功效。在1982年出版的《酿造酒工艺学》文中提到,中国黄酒富含21种氨基酸,其含量:是德国啤酒的6.8倍,是日本清酒的1.6倍,加上含适量的维生素和矿物质,极易被人体所吸收。忠和黄酒以当地优质糯米为原料,搭配《本草纲目》中草药秘方配制传统小曲发酵而成,不仅赋予黄酒醇厚的口感,更保留了丰富的中医养生价值。

1-药食同源.png     2-药食同源.png


3-药食同源.png      4-药食同源.png


5-药食同源.png


(二)五行运化,活态滋养

忠和黄酒,五行属土,土主运化,其含有几百余种挥发性化合物与十余种氨基酸,经现代检测证实可调节脾胃功能,《黄帝内经》“黄入脾”的养生理论,强调“脾为后天之本”,脾胃健则气血充盈、五脏调和。忠和黄酒甘温入脾,提供“脾胃为后天之本”、“扶中益气、舒肝养血”的生命滋养,通过滋养脾胃推动气血循环,实现“色—味—效”的养生闭环,实现“土旺生金、土生万物”的生命活化。

(三)琥珀佛理,活态禅意

忠和黄酒色泽琥珀,佛教典籍将琥珀列为七宝之一,象征宁静、智慧、吉祥,也暗喻佛教“万物皆有灵”“辟邪护生之宝”的哲学。忠和黄酒的古法工序,暗合佛教修行理念,饮酒之时,米香萦绕,仿佛能触摸天地四时流转,体悟“身心合一”、“物我两忘”的禅境。忠和黄酒成为连接《诗经》诗魂与佛教禅意的文化纽带,以“色、香、味、触、法”五蕴俱全的方式,守护着中华传统文化本真本善的多元基因。

(四)道酿自然,养生之道

道教圣地武当山与神农架环绕房县,营造出“天地人神”交融的氛围,为忠和房县黄酒赋予独特灵韵。其山泉、气候与深厚的养生文化,黄酒的酿造,是天时(气候)、地利(水土)、人和(技艺)完美融合的结晶,是“天道合一”哲学的最佳体现,是《黄帝内经》“五谷为养”的天然养生。其酿造循四时之气,汲山水之灵,慢饮细品,暖意自丹田升腾,气血如大地春回,悄然涵养本源,乃道家修身养性的上乘之选。

忠和黄酒“饮而不醉,温而不烈”的特质,与道家“道法自然”、“阴阳平衡”理念一脉相承,其发酵过程中保留的活性物质,恰似道家追求的“生生不息”的生命能量。

(五)鲜活健康、活态臻酿

忠和房县黄酒特色鲜明,兼具风味与健康价值。江南大学传统酿造食品研究院毛健指出,“鲜活”是忠和房县黄酒最鲜明特征,其酿造技术与产品特色在全国黄酒产区独树一帜,是中国鲜活黄酒典型代表。

中国工程院孙宝国院士团队研究表明,忠和房县黄酒富含丁酸、己酸等挥发性健康活性因子,多肽、多糖等非挥发性健康活性因子,以及765种挥发性化合物,18种生物活性氨基酸,每升酒中的必需氨基酸达3100毫克,半必需氨基酸达2830毫克,还含有丰富的无机盐及微量元素,已检测出的无机盐就有15种之多,包括钙、镁、钾、磷等多种常量元素和铁、铜、锌、硒等微量元素,易被人体吸收消化,适量饮用有益健康。


(六)黄酒益寿,百岁成群

房县流传着喝黄酒延年益寿的说法,当地老人多有喝黄酒的习惯。县老龄办统计显示,房县现有百岁以上老人328名,90岁以上5720人,80岁以上26778人,这些高龄老人普遍会制作并饮用黄酒,尤其晚年保持常饮习惯。

上龛乡铁牛河北岸越城村的黄世元老人115岁高寿,110岁时仍能操持家务。其最大嗜好是每日午晚两餐必饮一壶黄酒,即便在早年物质匮乏时,仍靠双手自制黄酒,坚持365天不间断饮用。

6-黄酒益寿.png   7-黄酒益寿.png


而如今,忠和房县黄酒正以现代匠心延续这份长寿智慧。忠和传承千年非遗酿造技艺,从精选本地优质糯米、手工制作蓼花小曲,到遵循“活态臻酿”工艺,让每一滴酒都凝聚着“鲜活健康”的生命力。正如当地老人的长寿秘诀——天然、纯粹、持之以恒,忠和黄酒同样以零添加、纯酿造、低负担的品质,守护现代人的健康生活。